項目背景
国家应急管理部指挥会议室承担着全国31个省级應急指揮中心、12支国家救援队的实时调度与跨区域协同任务,原有系统面临三重挑战:传统矩阵仅支持1080P分辨率,无法清晰呈现灾害现场无人机航拍细节;24路固定接口难以接入卫星通信、GIS应急地图等150路新增信号;跨区域切换时5秒黑屏导致应急响应延迟。基于 “平急结合” 的国家级指挥需求,亟需一套支持堆叠、4K超高清传输及毫秒级切换的矩阵解决方案,以满足多源信号整合、跨区域调度及应急场景快速响应需求。
七機堆疊定制化部署方案
核心設備配置
矩阵主机:部署7台MCS-ANY-16堆叠型矩阵,通过光纤级联构建 112×112 路超大规模信號處理平台,单机最高支持4K@60Hz分辨率,七机堆叠后实现总部主会场与6个区域應急指揮中心的超高清信号互联。
板卡組合:
80块MC-DUPLEX-PRO板卡:每板卡集成1路HDMI 输入 / 输出、音频接口及RS232/RS485控制接口,用于连接4K会议终端、卫星通信设备及應急指揮大屏。
32塊MC-DUPLEX板卡:利用H.265硬件編解碼壓縮遠距離救援現場信號,降低75%網絡帶寬占用,支持4K@60Hz穩定傳輸。
傳輸架構:采用萬兆光纖與5G混合組網,七機矩陣實現主會場與10公裏外應急現場的信號互聯,傳輸延遲<0-30毫秒。
關鍵功能落地
1. 4K 超高清應急指揮画面呈现
七機畫質協同:主會場與應急現場均部署4K雲台攝像頭及LED屏,通過矩陣18Gbps帶寬傳輸,災害現場裂縫寬度識別精度提升至0.1mm,較原系統提高8倍。
112画面智能调度:主会场大屏支持32×3画面分割,可同时显示64路省级指挥中心视频、32路现场航拍画面及16路应急数据看板,调度人员通过可视化APP实时拖拽窗口,实现 “全国态势 - 区域细节 - 现场特写” 三级监控。
2. 毫秒级无缝切换与堆叠拼接
跨矩陣無縫切換:在省級指揮中心與災害現場信號切換時,矩陣支持<30ms無縫切換技術,無黑屏、無撕裂,保障應急救援指令連續下達。
应急布局智能预设:内置“地震救援”、“火灾扑救”、“洪涝抢险” 等12种专业拼接模式,支持单屏开窗、跨屏漫游及画面叠加。例如地震场景下,可一键切换至16×7布局,集中显示震中5公里内多维度监测数据。
3. 智能化应急中控生态
设备联动指挥:通过矩阵RS232接口联动指挥大厅灯光、投影幕及应急通讯设备,启动 “红色预警” 模式时,系统自动切换至红色灯光、放大现场画面并联动无人机中继系统。
音視頻融合管控:可視化控制APP集成音頻混音、視頻錄制及設備監測功能,支持一鍵靜音、畫面錄播等操作,兼容HDCP協議與EDID管理,確保應急信號零丟包傳輸。
4. 弹性堆叠架构设计
七机冗余扩容:当前112路配置,未来可通过增加更多矩阵实现更多路的扩容,支持热插拔板卡更换,单次维护时间<8 分钟。
智能负载均衡:矩阵内置板卡智能识别技术,自动分配信号路由,确保七机堆叠下每路信号传输延迟一致性误差<0-30 毫秒。
實施效果與價值
應急響應效率躍升
跨区域指挥效率:4K画质与无缝切换使灾害现场研判时间缩短60%,救援指令下达速度提升70%,年度应急响应效率提升 65%。
多任务协同能力:七机矩阵的112分割功能支持同时展示12路现场航拍、32 路生命探测数据及16路专家会诊画面,满足多维度应急决策需求。
智能化指揮升級
自動化場景控制:通過矩陣聯動,應急會議准備時間從60分鍾縮短至10分鍾,減少95%人工操作失誤。
信號穩定性保障:支持EDID管理與HDCP協議,應急信號傳輸丟包率<0.0005%,滿足國家級指揮系統高可靠性要求。
安全與可靠性
七機冗余保障:采用4+3主備堆疊架構,單點故障時系統自動切換,保障應急指揮不中斷,切換時間<0-30毫秒。
预案快速响应:预设12种应急布局,一键调用响应时间<1毫秒,满足 “黄金救援期” 的秒级响应需求。
客戶評價
七機堆疊的MCS-ANY-16矩陣爲國家應急指揮體系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4K畫面讓地震廢墟中的生命迹象清晰可見,跨矩陣無縫切換在跨區域救援協調時至關重要,可視化管控系統更實現了"一鍵式"應急調度,大幅提升了災害事故的響應處置效率。
该方案通过七机堆叠MCS-ANY-16矩阵的部署,为国家级應急指揮场景提供了集超高清画质、毫秒级切换及智能化管控于一体的解决方案,尤其适用于多源应急信号整合、跨区域协同调度及 “平急转换” 的高端指挥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