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蘋果MR産品已經“被要求代工量産”的消息不胫而走。這在2023年元宇宙概念整體降溫,特別是VR頭顯銷量預期不佳的背景下,無疑是市場的一陣強心劑:畢竟果粉的號召力不是一般的高。
不過,大屏君注意到,與此前預計蘋果頭顯會“大批量特賣”不同,蘋果MR的預期産量、銷售目標、市場傾向似乎出現了一些“變化”!
逆勢行情下,蘋果頭顯還是要來了
“蘋果MR等頭顯新品類即將上市的消息已經‘吹了’兩年。”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屏君並不認爲蘋果距離“真正上市一款頭顯産品”有任何的技術上的障礙。畢竟准備期已經夠長,且市場上存在大量的頭顯類消費品牌可以參考。
但是,2023年的市場背景可不好:如手機、NB等比較個人化的消費電子産品都在以兩位數的比例,市場規模下滑中。作爲新物種,以及沒有手機的通信社交、NB的辦公學習等剛需支持的XR産品更不會例外。如,近期TrendForce集邦咨詢研究數據顯示,期預測2023年全球VR及AR裝置出貨量共計745萬台,年減18.2%。
對于銷量下滑,TrendForce的分析集中在“2023年依然是價格較高的年份、2023年會比較缺乏重量級新品”等因素上。不過,大屏君卻覺得:第一,2023年全球經濟低迷,消費力不行是主因;第二,XR市場的剛需性,尤其是面向普通玩家的VR頭顯的剛需性嚴重不足——此前市場的推動力最大的是遊戲、其次是成人視頻內容,這兩個都不是“硬核需求”。
对于这样的行业背景,苹果怎么看呢?答案是,据科创板日报援引The Information报道,苹果的VR/MR头显已要求立讯精密在7月前开工。如果消息属实,那么结论就是:苹果头显将于三季度底或者四季度初的苹果新品大会正式发布上市。
等了兩年終于要來,這是好消息!但是,大屏君也注意到,業內有衆多理由不看好蘋果頭顯2023年的銷量。例如,很多機構認爲,蘋果産品年底上市,2023年銷售期較短,必然影響銷量規模;同時,以蘋果的調性産品或許能有更好的體驗,但價格大概率也會較高,這妨礙産品的銷量提升;此外,消息稱蘋果頭顯早期試制合格率只有20%,這讓“産能”上,或許也不會太好看。種種因素讓媒體預計蘋果頭顯第一年(2023年)的出貨量將不到50萬台。
挖掘新價值,或許是蘋果XR頭顯的新方向
逆勢寒冬也要來的蘋果頭顯,會有哪些驚喜呢?大屏君覺得,一邊是技術體驗的創新,另一邊可能是“市場”的超邊界拓展。
如,技術上爲何試制合格率只有20%呢?媒體報道稱,主要是因爲頭顯將是蘋果公司有史以來最複雜的硬件産品——即是智能産品,也是光學産品,更是穿戴産品:非常跨學科。同時,該産品采用了“非傳統的曲面設計,輕薄和超輕設計”,在制造難度上超過市場同類功能産品。
大屏君注意到,2022年苹果VR曾经传出一些“设计”问题,如重量、发热等,都不令苹果高层满意。恰是因为没有找到最佳的技术平衡点,耽误了苹果VR在2022年的上市。而新一代VR必然要在热和轻上做文章:如,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说,其Meta Quest 3产品将比前一代(Quest 2,目前是最畅销的VR产品)薄40%——该产品预计2024年春夏季推出。苹果2023款头显,要想有竞争力,显然不能比Quest 3有明显差距。
在高体验上,苹果头显不仅注重了人体工学设计,也在核心性能上不断提高门槛:例如,最新消息称,苹果头显可能配备2块1.4英寸的4K Micro OLED(OLED on Silicon)屏幕,亮度超过5000尼特,每块屏幕的像素密度为每英寸4000像素(PPI),支持HDR功能……这些参数都比目前已经上市的VR产品高出很多。
“技術和體驗角度看,肯定是一款很好的産品”,這是大屏君對蘋果MR頭顯的信心,但是由此,大屏君也擔心這款産品會很貴!會不會將頭顯的售價從三位數美元,拉到四位數美元呢?不是不可能吧!
黑科技高配,當然會貴,後者也會影響銷量預期。不過,蘋果似乎除了對“普通消費市場”感興趣外,也意識到MR頭顯的“生産力”屬性。
大屏君注意到,近日,美國專利商標局正式公布的蘋果公司新授予的38項專利中,有一項專利是圍繞VR沈浸式遠程會議和遠程呈現系統展開的;同時,還有另一項專利內容是工業AR相機系統將數字信息投射到真實環境中的方法,該專利描述認可其可用于原型設計、汽車制造等的投影AR應用程序中。
“辦公會議和工業制造”——這是蘋果新專利表明的蘋果頭顯的“市場布局新邊疆”。大屏君認爲,蘋果頭顯在娛樂、遊戲之外,也是在認真思考工業應用、商務應用、教育應用、軍事應用等主題場景的。畢竟在全球個人用頭顯市場有限的現有階段;商用等領域的規模並不低,而且萬一能打動美軍這個大客戶……人家可不在乎幾千美元一個馬桶,幾萬美元一個咖啡杯,蘋果頭顯只要更好,“美金”是可以靠印刷機印的哦!
蘋果MR能帶來體驗需求的生態革命嗎
AR、VR、MR等頭戴設備,被認爲是元宇宙的“真正窗口”。但是,擁有十年發展曆史的這些産品,現在依然沒有“大規模落地”:大屏君覺得,這固然與産品的技術體驗不夠完美有關,但是更多的還是被“內容局限住了”。沒有內容場景的支持,再好的硬設也不會“大普及”。內容和場景,是硬件技術和設計之外的更重要的“體驗價值元素”。
或許這就是蘋果不斷爲其MR産品開發涉及完全不同應用場景的專利和技術的原因。蘋果MR下一階段的重點,很可能正在從“推出一款劃時代硬件産品”,變成“改造、重造MR的應用生態”:即爲MR找到更多的剛需價值。
毕竟,苹果这家公司很擅长的一点就是“生态整合”。以苹果手机为核心的智能生态上,也没有另一个企业能够与苹果的实力抗衡。苹果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App Store开发者在App Store态系统创下1.1万亿美元营业和销售额,同增29%。——对此,大屏君认为,除了头显硬件究竟有哪些新意之外,苹果接下来会在软件和内容生态上,为MR打造出怎样的阵容,将更具有行业决战意义。
蘋果曆史上衆多産品也是以應用生態上位成功的:遠的如蘋果MP3,近的如蘋果手機,其推出之後的主打競爭力除了硬件性能外,更在軟件、內容和生態的完美適配上無人能超越。而目前,頭顯行業最大的問題也在于內容和應用生態太過于單一:具體講就是消費類VR産品有點淪落爲“遊戲機配件”的意思。這顯然不是行業願意看到的。
“如同,蘋果手機締造的生態傳奇,或許蘋果MR也能!”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士並不少。而內容、生態和場景上,元宇宙AR、VR、MR時代,我國企業如何構建自己的體系,也將是重大的行業研究課題。甚至可能成爲下一代消費電子和個人信息化入口的“決戰賽點”。從這個角度看,蘋果MR的最終發布,或許是一個時代性、曆史意義的“大事”。大屏君覺得,“料敵從寬”,國內科技信息産業應當對此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