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全球經濟低谷的2024年,我們迎來了十四五收官之年的2025年。2024年,我國商顯行業在宏觀經濟整體低迷、數智化社會加速進化、顯示技術持續升級的結構性市場條件下,通過充分利用海內外兩個市場的資源和潛力,獲得了穩健、可持續,但有限的增長。2025年業內同仁更期待行業市場獲得周期性複蘇的機遇、在結構性增長的道路上更快速的前進。
2025的最大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以美國拜登政府爲首的國際發達國家,在過去幾年走過了圍繞俄烏沖突、巴以沖突等爲中心的“地緣政治和軍事”爲主要方面的較量周期;並在美元強勢周期下、深度擠壓了全球經濟的成長性,造就了2024年全球宏觀經濟的低谷。
這種局面在2025年隨著美國共和黨人特朗普的當選,正在告一段落。預計更爲務實和擅長制造交易機會的新一屆美國政府的中心工作,將更多圍繞“地緣經濟”展開。同時,美元在2024年三季度開始降息過程,其貨幣周期出現顯著逆轉,這將成爲全球經濟中國際貨幣流動性“大方向”轉折的開始。
隨著作爲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美國和最大國際貨幣的美元,進入“新周期”,也將推動全球其他經濟體的政策調整。即對抗“地緣經濟”沖突、以內需爲主,新興市場爲主,構建走出經濟低谷的宏觀支持框架將成爲全球多數經濟體的核心任務。
對于我國而言,新一輪周期的政策調整,從2024年三季度末已經開始。2024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的會議指出,2025年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財聯社分析認爲,2025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央行集體轉向貨幣寬松,但政策調整的節奏和幅度存在顯著差異。
貨幣重拾寬松之外,2025年財政政策“更加”積極,亦指向更多的中央轉移支付、更多的赤字率和國債、更多的國家重大工程加速形成實物工作量……這將驅動財政性消費市場,企穩回升,成爲這一輪關鍵經濟轉型、經濟複蘇周期和技術生産力升級過程中的“潤滑劑”。
即2025年,全球宏觀經濟中,“走出低谷、走向新周期上升通道已經打開”成爲共識和實際行動,爲市場繁榮帶來最大的確定性。同時,美國可能挑起的“地緣經濟”沖突陰霾加重,世界經濟格局,特別是與發達國家市場關聯的部分,不確定性和震蕩會顯著加劇,這將成爲2025年最大的不確定。
但是,無論國內外,2025年宏觀經濟條件,比較2024年,都將更有利于我國商顯産業發展與走出去的大趨勢;全球宏觀大周期已經形成轉折點。2025年商顯行業將在內部市場動能與外部市場更寬廣的需求中開拓、領跑,推動行業走向更大增量的複蘇。
緊扣成長確定性,實現行業跨周期
目前,商顯行業即面臨順周期因素、也面臨逆周期因素和結構性市場阻力。其中,順周期因素主要是“數智化”社會建設深入,並向全球市場蔓延;同時,行業技術創新不斷、成本持續優化,産品和服務可及性、體驗價值不斷提升。
但是,逆周期方面,全球宏觀經濟的持續收縮、美元強勢對全球經濟流動性的擠壓、地緣沖突帶來的不確定性,持續影響行業需求的釋放,甚至影響供應鏈的穩定性。尤其是2025年隨著新一輪“地緣經濟沖突”苗頭的出現,基于供應鏈邏輯的市場可靠性,進一步面臨考驗;國際貿易的法務和地緣風險會顯著增加。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2025年全球和國內宏觀經濟跨越低谷,展示向上的動能,將是行業複蘇的有利因素。同時,當國際“地緣經濟”沖突上升時,我國制造業的強大和人民幣爲中心的金融供給的可靠與持續性,將爲可能的地緣經濟動蕩與沖突,提供難得的“確定性”與“穩定性”。
或者說,越是持續的地緣經濟沖突,越能凸顯我國産業供給鏈,從硬實力到軟實力,爲全球市場、特別是南方國家提供的“安全底座”價值。這將有利于我國商顯産業在“非美”市場之外,錨定更多的增量空間。以更廣闊的“空間”視野,換取增量的潛力和成長持續性,將是我國商顯企業走出去關鍵的長期戰略。
回到國內市場,2025年商顯行業消費加碼,特別是政策端加碼將會顯著強于2024年。在2024年設備更新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啓動和激活的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市場、國家級別的內需消費刺激政策、政務和事業單位采購能力與意願的增強、與AI等新生産力結合,産業升級邏輯下的創新應用增多……等等,至少已經在信心層面,爲2025年定義下“走出低谷”的基調。
“以我爲主”才是最大的確定性!2025年商顯行業應進一步緊抓和挖掘數智化社會建設的需求升級、充分發揚産品創新力,服務創新力,扣准AI大機遇窗口、在市場拓展上,實現主動作爲,抓住國內市場的增量機遇和寬松環境,國際上更爲靈活應對市場波動,更多深入南方國家市場開辟新增長點……實現,以“行業的順周期、國內市場的複蘇周期、中國供應鏈的可靠穩定”爲基點,以主觀能動性的靈活發揚、供給側變革和升級爲主要抓手的可持續發展。
升級國際競爭理念,構建大品牌格局
2025年我國商顯産業要持續認真思考的問題,不僅僅是自身的技術升級、應用升級,也不僅僅是國際市場增量、全球經濟周期、地緣經濟沖突這樣5-10的變量,或者如“黎巴嫩BP爆炸”這樣影響全球供應鏈思維的突發黑天鵝事件,而是應繼續思考如何構建更爲宏觀和戰略級的“大品牌”企業。
從供給端看,全球市場上,我國商顯産業是先進産業、先進産能,中國市場是先進商顯技術的研發中心、是先進商顯應用的創新中心、是先進商顯商業模式的發源地、是全球供應鏈的中心節點。但是,從全球市場的需求端看,我國商顯企業的總體實力不強、力量分散、軟實力尤其羸弱、溢價能力和下沈服務能力有限……等問題,依然制約著行業企業的成長。
特別是在我國先進産品和産能加速走向全球,在全球市場中國力量進一步展示出主動作爲、有所作爲,乃至于強勢作爲的大趨勢下,我國商顯産業應當進一步思考,如何成爲世界性領導品牌、如何塑造一個利我的全球競爭格局。
品牌的成长,特别是超车,总要伴宿,1.供给侧结构性的大升级,2.需求侧结构性的大升级。前者,我国商显产业无论是液晶显示、电子纸显示、OLED显示、LED显示,还是投影顯示,在全球市场都至少位于冠亚军之位。特别是在行业需求占主体的液晶和LED直显上,我国企业领先优势巨大,全球市场供给份额达7成。近三年来,在先进产能、先进技术研发投入上,我国商显企业全球资源投入量占比亦高达7成左右。
後者,“數智化”社會的發展和建設,是商顯産業需求擴增的核心邏輯。包括社會生活服務端和生産制造端的自動化,都與數字信息化、AI化高度捆綁,形成了一輪全球性的社會生活與生産力革命趨勢。這不僅是傳統商顯需求的擴大,更是會誕生無數嶄新的需求細分空間,推動商顯應用“無處不在”、“光顯融合”、“AI共生”。
由此可見,我國商顯産業整體上是有誕生世界級品牌和領袖的基礎的,面對歐美日韓老牌商顯巨頭,我國企業擁有跨越式發展的供給端底蘊、需求側增量空間。這是時代機遇、亦是曆史使命。我國商顯産業進一步走出代工貿易、低附加值産品輸出模式,向商顯即服務、顯示即價值的品牌端市場升級,將是一個更加宏大和更加長期的産業趨勢,也是這一代商顯人的必然命運。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2025年我國商顯産業建設國際大品牌的曆史進程將進一步加速。
綜上所述,2025年是一個比2024年更可以期待的時刻。也將是我國商顯産業國內外市場更加有所作爲、主動作爲的一年。雖然不確定性依然不少,甚至在增加;但是大勢周期的跨越已經開始,新一輪的全球經濟增量周期即將啓動,數智化社會的發展只會越發深入,供給側的創新和革命必然産生更多成就……用自身的確定性,對抗外在的不確定性;發揮主觀優勢、靈活應對、積極作爲,我國商顯産業必然將越發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