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电视台CCTV13新闻频道以《科技助力电影产业升级 全球首块透声LED巨幕屏亮相南京》、《从做品牌到定标准 中国电影影响力增强》等为题,多个角度、專題性报道了我国新型、自主电影荧幕市场加速创新发展的近况。
據悉,2024年以來,不到8個月時間,我國LED電影屏落地量已經達到此前5-6年市場總落地量的一半。LED電影屏市場加速發展的態勢已經形成。技術、政策和需求合力日趨顯現。這也爲我國進一步引導全球新一代電影放映技術、標准和産業升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
市場加速拓展,LED電影屏展現三大新趨勢
2024年以來,推動LED電影屏加速落地的首位因素是“院線企業的廣泛參與”。其中,洲明與英皇電影合作、洲明科技與中廣電設計院共同成立中廣電數智(北京)影視科技有限公司、奧拓與中影合作、京東方與上影合作、利亞德與華夏電影合作……等等,推動了行業主要“參與主體”從技術和産品制造端,向用戶與消費端的跨越。
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落地的LED電影屏中,中影系占據有“主要份額”。這凸顯了行業新力量對電影放映市場升級的推動力。對此,業內專家指出,全球電影放映設備的事實性標准,DCI標准,就是由好萊塢幾大制片廠聯合制定的,而並非由“設備供應商”,或者傳統投影放映系統幾乎壟斷性的技術供應商“TI”決定。這凸顯了電影設備市場“買方”屬性——好萊塢制片商能左右內容、即能左右票房、進而決定“買方”采購標准。
因此,業內認爲“院線和制作方”在LED電影屏上的“推動力”是關鍵的行業變量,也是2024年市場加速落地的核心原因。
其次,2024年以來LED電影屏落地以大屏爲主:即20米和16米規格産品占據市場主導。凸顯了LED電影屏市場以“高端爲基礎”的市場爭奪能力。其中,洲明科技率先發布的20米透聲幕技術,更是打破了巨幕市場中LED電影屏最後的瓶頸。透聲幕技術也成爲20米巨幕市場轉向LED電影屏新技術的關鍵轉折。
爲什麽要先在高端市場普及呢?因爲LED電影屏目前的成本依然較高。巨幕市場在影院票價等方面具有營收優勢。同時,巨幕廳的采購預算也更爲充足,LED電影屏的視覺效果提升也與巨幕廳的定位更爲匹配。業內人士指出,“傳統的思維是依靠10米、7米乃至5米的小屏,降低單位影廳造價——但是實踐證明,LED電影屏的市場邏輯不是去省錢,而是要創造新價值”。
对于后者,央视在节目中指出,洲明透声LED电影屏拥有独特的模组穿透设计,确保了音响的透声效果发挥到极致;且屏幕支持4K 超高清分辨率,且拥有96帧高帧率,是传统投影的四倍。作为业主方,南京新街口国际影城执行总经理张乐生先生表示,LED电影屏不需要放映机房,可以极大限度控制、降低运营成本;新技术效果的屏幕升级为影院带来了口碑与效益的双赢。
先進攻高端大屏巨幕,即是發揮LED電影屏效果更好的優勢,也是硬件實力與客戶需求的“形象口碑”的共振。
第三,政策層面對LED電影屏新生産力加大支持力度。如果說,此前的廣電總局《“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將新一代數字影院裝備系統列入電影科技發展的重點工程,還是趨勢性、方向性指導;那麽,今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印發《推動文化和旅遊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提到的“推廣新一代影院裝備系統,大規模實施影院LED屏放映系統更新計劃”就是行動綱領。
特別是,《推動文化和旅遊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提出“做強自主知識産權的影院裝備品牌、産業和標准”,意味著LED電影屏的意義已經從一個“新産品方案”,變成了一種“標准”較量。業內專家指出,我國院線傳統投影放映設備超過95%采用美國TI的DLP技術;單一技術、單一供應商份額高度集中,構成了潛在的産業鏈、供應鏈穩定風險。同時,傳統投影技術,面對今天高度數字化、超高清化、HDR化的新興內容,在分辨率、色彩、對比度、寬動態等技術能力上也日益觸碰瓶頸,需要新技術、新標准來予以突破。在這樣的背景下,本土強大的LED産業鏈和LED電影屏實力,就與市場需求、電影業發展方向和行業安全需求“精准會師”了。
可以說,2024年以來LED電影屏市場的加速發展離不開“政策端”的給力。也離不開對LED電影屏産業高度的重新認知。當然,這一切都需要以我國強大的LED産業鏈實力爲基礎和保障。
市場潛能逐步釋放,LED電影屏大有可爲
LED電影屏對傳統投影放映系統的替代進程正在加速。其主要市場目前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高端巨幕、然後是私享影廳,最後是公益性放映廳和多功能廳。
對于高端巨幕市場,20米是重要的LED電影屏産品方案。一方面,26米、30米+等影廳的數量確實太少,即便是投影系統也是“多設備拼接”提供解決方案。體量不足,決定了更大巨幕廳無法支撐LED電影屏市場的發展。
反觀20米級別的影廳市場,從2010年之前國內市場只擁有兩位數的影廳、到2015年升級到三位數存量,再到2020年代以來的四位數規模,業內認爲未來其市場總量會從現在的1400廳向2000+廳升級。雖然對于國內近9萬張熒幕的整個放映市場而言,其規模不大。但是,其對高品質的需求恰與LED新技術“相得益彰”。20米巨幕廳可以說是一個既能承受LED成本,又能充分發揮其體驗優勢,也有一定存量規模和增長潛能的細分市場。
此外,對于四五線城市、比較郊區的大城市影院而言,16米廳也具有“體驗標杆”的意義。可以稱爲大屏“溢價”的又一選擇。其也是LED電影屏可以更多爭取的市場。
對于私享影廳,即5米廳等,其實並不是電影院線的“主力”市場。原因主要由內容産業鏈決定。即小廳很難體現大制作內容的震撼和沈浸;票價也會較傳統7-10米廳更昂貴;同時私享廳也很難提供差異化的內容:例如提前看大片,或者傳統影片再次上映等。但是,作爲一種更爲私密的觀影方式,5米廳等私享廳對“設備的高標准”需求卻是必然的。這與LED電影屏的高性能非常匹配。
“無論私享廳的規模多大,其主打必然是高端享受,那麽屏幕更高端不是天然選擇嗎?”業內人士指出,隨著電影內容産業日益多元化供給,私享廳或許是LED電影屏又一早期市場金礦。——這一市場的發展,取決于行業如何挖掘內容供應方式升級潛能,爲私享廳提供差異化內容選擇。
對于公益放映設施和多功能廳,LED電影屏的優勢則主要有兩個:首先是,這是我國自主産業和技術,理應受到公益采購的保護;第二是,公益放映設施往往都具有多功能需求、多種經營,如鄉鎮放映系統能兼容紅白喜事慶典等——多功能性,以及企事業單位的多功能廳的“多元應用”,需要LED大屏能夠在明亮照明下高品質呈現的技術優勢,這是投影放映系統所不具有的絕對價值升華。
業內認爲,我國電影院線和放映系統在鎮級市場、企事業單位的多功能市場還擁有較高的增長潛力。這些市場都需要放映設備具有很強的多功能性,在小黑屋和明亮環境下都保持高性能。這將是LED電影屏核心優勢市場之一。
總之,雖然短期內LED電影屏無法全面替代投影放映系統。因爲後者的曆史積累更爲深厚,導致其成本更爲低廉,更適合普通大衆廳的應用。但是,在需求差異化的領域,如巨幕廳的高性能、私享廳的高體驗、公益放映和多功能廳的多功能顯示等方面,LED電影屏的“定義下一代”的優勢已經非常明顯。
目前,我國院線市場的發展已經過了增量爲主的階段,日益向成熟市場、存量爲王、質量競爭的新階段升級。LED電影屏的發展恰提供了一種差異化的技術工具。這必然推動LED電影屏行業加速進入應用快車道,其未來發展可謂方興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