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份,家用投影機市场忽然活跃起来。先有全球投影巨头爱普生推出10000流明新家用机CH-QL7000系列(CH-QL7000W,CH-QL7000B),后有智能投影时代的全球领导者极米全球首个0.78英寸DMD光阀4K HDR高端家庭影院投影,以5000流明亮度首发。两大机型让中高端家庭影院市场似乎进入了新的发展篇章。
但是,在都主打4K高亮的基礎上,愛普生和極米亮度相差一倍。而且是5000流明這樣巨大的差距。對此,大屏君覺得,這顯然意味著完全不一樣的市場邏輯和産品思維。
爲啥要更亮
亮度是投影機的核心參數,也是直接決定産品價格、産品投射最大理想畫質畫面的關鍵性能指標。近年來,國內家投市場進入調整期,以存量競爭爲主,消費升級趨勢明顯:例如,大屏君了解到今年以來500元價位以下的嘗鮮機型,出現了三成的市場規模下滑;再如,過去三年5000元以上價位機型迎來市場連續翻番性增長。這都代表了消費者越來越注重産品品質的選擇趨勢。
所以,家投更亮、甚至是專業影院級別的投影産品,這是行業消費升級,特別是高端消費者、高層次發燒友的必然選擇。
而從應用角度看,消費者已經不再滿足80/100英寸的畫面,而是日益追求120/150,甚至是兩百英寸的畫面。特別是4K機型和4K內容,更適合、也只有更大的畫面才能真正呈現其美。從技術角度看,2000-3000流明的傳統中高端家用投影機,在很好的遮光條件下,也能滿足150英寸畫面投射需求,或者在降低一定畫質的情況下滿足200英寸屏幕投射需要!
但是,消費者未必時刻擁有良好的遮光條件(如僅僅是白天拉一下窗簾,遮光能力就顯著不足),消費者對抗環境光可能需要抗光幕的幫忙——大屏君必須嚴肅指出,這兩種情況還可能同時存在:這實際導致消費者要實現150-200英寸畫面,需要更高亮度的投影機産品。這種充分適應家用真實環境、充分發揮高端投影幕布價值的方案,才是真正的消費升級需求。這就是5000流明等高亮度帶來的真實意義!
更亮之後,還是越亮越好嗎
5000流明和10000流明显然不是同一定位。这里,大屏君要指出两个事实:第一、2024年爱普生已经上市一款6000流明亮度的机型,其市场需求定位应与极米此款T10 5000流明机型一致;第二,极米T10采用的0.78英寸光阀,此光阀此前主要应用在8000-15000流明工程投影機——或者是说,只从技术角度看,极米T10的配置框架,是可以冲击万流明亮度的。
但是,從應用角度看,不是越亮越好!100英寸畫面,用5000流明或者10000流明機型,必然需要調低亮度參數,甚至壓制其工作在能效與色純度的理想工況之外。這就如同家庭中的照明,不是越高瓦數、越高亮度越好:而是適用的才更好。大屏君必須強調,顯示設備也是一種光源,其應用也遵從最簡單的光源亮度適當性,遵循舒適亮度對眼睛健康更有利的邏輯——即不能亮度不足、也不能拼命過亮,過猶不及是基本規律。
而且,從實際應用角度看,一般居民家庭建築層高在3-4米左右。對顯示尺寸的容納極限,基本是高度不超過2.5米爲宜。即最大是200英寸。這種極限尺寸,基本也在極限上決定了普通家庭影院的可能需求的最高亮度,即5000流明左右。
另一方面,在愛普生CH-QL7000之前,萬流明只出現在專業領域,例如,鳥巢演唱會或者電影院巨幕等。10000流明對于良好遮光條件,可能對應10米以上寬度的巨幕,需要建築層高達到至少7米左右;或者在非理想遮光+抗光幕條件下,實現300英寸巨幕,需要建築層高至少超過4.5米,畫面上下位置視野才比較理想。顯然,這已經不是普通家庭、普通居民建築,所能擁有的空間。
此外,畫面尺寸還與理想觀看縱深相關。200英寸不僅僅是3米層高的極限,也需要幕布對角線1-2倍的觀影距離,其中1.5倍是常見的舒適距離選擇。這對于200英寸,可能就意味著座位到屏幕要有6米以上的距離爲宜。這個觀看距離對于普通家庭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居室空間結構壓力。
所以,大屏君要說,對于普通居民家庭而言,高端專業化、高品質升級,5000流明是一個很有價值和意義的選擇——200英寸亮度足夠用、150-180英寸也可提升投影機的性能儲備,更有利于HDR效果發揮。但是,10000流明就有點畫蛇添足,對于普通家庭不是提升體驗效果,而是帶來從成本、到性能、再到舒適性的壓力:當然,這不是說萬流明産品不好,而是說適配這種性能的用戶實在是極少的針尖級(針尖級的規模,遠小于金字塔塔尖級)消費者。
亮度夠了之後,高端消費要更看重啥
對于更亮的家用投影機,影響消費者采購和應用體驗的因素,大屏君認爲,除了亮度、價格兩大關鍵點之外,另一個概念也需要重視!這就是噪音。
亮度夠高,就意味著光源功率夠大、也意味著整個成像過程中,光學器件因爲吸收或者廢用光能導致的熱能更多。增加的熱,必須排出去,否則會損傷電子和光學器件。這就涉及了散熱系統,特別是主動散熱系統的設計。包括半導體導熱、均熱板、液冷、風扇等都是可選技術,甚至是高端高亮機型必備技術。且同類散熱技術下,往往亮度更高的機型,噪音也更大。
其中,液冷泵和風扇都會産生不小的噪音。從觀影角度看,理想的情況是零噪音。顯然這無法實現。那麽一定是噪音越小越好。同時,從實際使用看,設備距離觀衆更遠,也有利于降低感知噪音。後者是電影院爲啥感覺不到那麽大個頭高亮投影機噪音的原因之一。但是,對于常規家庭而言,投影顯示很難做到設備與觀衆,按照電影院那種設備間的空間距離、吸聲設計隔離。——大屏君了解到,很多智能投影機都是在消費者身邊,甚至半米距離內運行;激光電視好一些,基本距離觀衆有2米以上的空間;吊裝的傳統影院投影機,距離觀衆頭頂一般垂直距離1.5-1.8米,水平距離則可能在0.5-2米左右……這樣的應用下,噪音幹擾就需要格外注意。
從目前投影設備的技術水平看,高端産品可能擁有20分貝左右的經濟運行噪音。一般家用觀影不推薦30分貝以上噪音的機型。同時,優化出風方向,出風口不正對人員,也可以降低實際噪音感受。
所以,大屏君認爲,家投産品在大畫面高畫質上,面臨的主要瓶頸不是投影技術自身,例如極米T10的基礎框架設計滿足萬流明以上的參數實現;但是,實際的應用空間、居室條件,卻規制了産品應該呈現的性能狀態。包括體型大小這種外觀設計、亮度指標適合這種核心性能、噪音這種關系最終體驗的重點指標等,都深受具體應用空間條件限制。
從以上意義上說,大屏君認爲,1萬流明的家用投影,對于普通消費者是不可觸及的高端,但是5000流明卻是可以嘗試的居家大屏極限——投影選購,一定要記住,這是一種極度需要去適配具體應用場景的産品:亮度選錯、機型不對,就如同拉貨選了跑車;泥濘的耕地用上F1賽車;卻要用拖拉機跑高速長途……不僅不美,反而受累!